公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吗?什么情况才算有效?
- 作者:上门公证咨询
- 类别:公证指南
- 更新时间:2021-10-15 09:18:25
- 浏览量:1135人阅读
公证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手段,像是一些财产分割和大额借贷,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公证处进行公证。公证之后就算对方开始反悔、赖账,当事人也不必太过惊慌,因为公证之后则代表法律承认了其自身的权利。因为公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当事人权利也会受法律保护。在与对方打官司的时候胜诉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但是,也并不是每一份公证文件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公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吗?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内容正确,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我们并不确定自己手边的公证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话,那么也可以向北京疑难公证进行咨询。
公证文件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公证具有三种法律效力。证据效力。公证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具体说,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处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持该债权文书公证书为执行依据。
什么情况下公证无效?
公证书无效的情形包括:公证程序违法;公证机构或者人员不具备资格;公证内容不真实、不合法;超出国家规定的可公证范围的;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并提起公证机构复查确实错误后撤消的。
公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现在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公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还有其为什么会失去法律效力原因。法律的强制性很好地保证了我们的根本权益,但是由于一些人对于法律并不熟悉,所以有时也会需要一些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您也需要帮助的话,北京疑难公证将会是您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