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有法律效力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 作者:上门公证咨询
- 类别:公证指南
- 更新时间:2021-11-11 21:25:53
- 浏览量:709人阅读
对夫妻来说,现在有一个词汇比较让人关心也比较敏感,那就是财产公证。很多夫妻做的都是婚前财产公证,对一些财产所有权不明晰的财产进行公证,向公证处提交身份证、协议书、产权证明等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需要公证,具体事项可以咨询北京疑难公证,北京疑难公证能提供专业的公证法律咨询服务。那么,今天来聊聊: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有法律效力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
有效。
1、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2、经过公证的房产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
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
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的法律依据
《公证法》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婚前财产公证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等有关规定,现将本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法律后果及有关法律事宜告知如下:
(1)婚前财产约定是指即将缔结婚姻关系的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或者婚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全部合法财产的归属事宜经自愿协商一致达成的书面协议。
(2)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男女双方订立的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3)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对缔约的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违反约定,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约定对第三人无法律约束力,但第三人明知的除外。
(4)协议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财产,如发生纠纷,主张属于一方婚前个人财产的应负举证责任,否则应推定为婚后取得按民法典规定确定产权归属。
(5)男女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为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仍由夫妻婚后双方财产偿还,但该债权人知道该约定的除外。
(6)男女之间签订婚前财产约定,有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规避法律意图的,该约定无效。
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
结婚后的财产公证是否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必须公证,但公证后的协议法律效力高于一般协议。
一般来说,财产公证都是在婚前,婚后很少有做财产公证的。做财产公证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婚时分清各自的财产,而是为了保护夫妻双方合法的利益。虽然夫妻结婚后是可以做财产公证的,但是要考虑双方的意思,夫妻之间要多进行沟通和商议,不能一意孤行。
《婚姻法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根据这个,说明婚后也可以进行财产公证。
财产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相信大家在阅读完本篇文章后,一定能对财产公证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肯定对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有效的,无论婚前婚内进行的财产公证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想了解哪些财产需要公证,大家可以拨打北京疑难公证的电话进行公证咨询。